陳巧生,一個自稱是“小銅匠”的了不起的銅爐鑄造大師,最近登上了亞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紀錄片《了不起的匠人》,用他的執(zhí)著和大義,深深感染著億萬觀眾,完美詮釋了什么叫“工匠精神“。
1957年,陳巧生出生于蘇州齊門下塘,是陳家鑄銅技藝的第三代傳人。銅匠是一門“行走的手藝”,他從小跟隨父親劃船“走”遍了江南水鄉(xiāng)的大小村落,也見過不少宣德爐,但是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去做銅爐的,卻是一對銅獅子。有一天他在獅子林中偶遇一對威猛鮮活的銅獅子,“原來銅在藝術(shù)上也可以有這么大的成就。”陳巧生說,“這是我銅藝事業(yè)的啟蒙。”
陳巧生在博物館又見到了令他神魂顛倒的宣德爐。宣德爐作為中國銅爐藝術(shù)的巔峰,失傳百年的鑄造技藝、關(guān)于爐中的歷史典故以及銅爐文化令人憂心的現(xiàn)狀,甚至在上海松江縣城他應(yīng)一大戶人家之請,把一只古代銅爐,變成了主人家洗臉的銅盆和盛飯的銅鏟時,人們對古藝的冷漠迅速點燃了陳巧生心中的火苗,匯聚成他強大而不可摧的信念:重塑宣德爐。
重塑宣德爐怎么塑?不會設(shè)計雕刻也不懂制法,能借助的只有零碎簡單的史料,其難度不亞于一次從無到有的創(chuàng)造。由于溫度吃不準,一部分銅水倒入模具便已冷卻凝固,澆鑄完只成形半個,反復試驗都是同樣的問題。為了攻克這個難關(guān),陳巧生一頭鉆進了化學知識與化學配方之中,經(jīng)過近百次的失敗,終于掌握了溫度、銅料和化學元素的最佳配方。1982年,他成功澆鑄出了第一只銅爐。
多年的鉆研,陳巧生最終成功找回了失傳已久的復原宣德爐的核心技藝——失蠟法。而后的幾十年間,他又依托其挖掘、恢復、發(fā)展的傳統(tǒng)銅爐制作技藝,創(chuàng)立了“巧生爐”這一蘇工文化品牌,受到銅爐界收藏界的推崇。
不僅如此,失傳已久的皮殼顏色“大紅袍”也在他手中重生。2015年初,他與兒子陳冠丞——同著手學習和研制市場上沒有流傳的“大紅袍”皮色銅爐。此類皮色的形成實屬不易,陳巧生父子二人一起將朱砂、綠砂、雪蛤等幾十種名貴中藥材料一遍又一遍地上色及擦拭后,試驗了無數(shù)次后,曾經(jīng)魂牽夢繞的“大紅袍”色澤才呈現(xiàn)在了他的面前。
從模仿到創(chuàng)新,銅爐的樣式在不斷變化,不變的是陳巧生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意識。巧生爐走紅后甚至有人專門仿制出售。陳巧生對此無比寬容:“有人仿我的作品是件好事,說明巧生爐能對他們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,仿的人多了,玩得人自然也就多了,爐文化就能得到傳播,這樣反而也是一種貢獻。”
風風雨雨一甲子,當初默默無聞的小銅匠如今已是名滿天下的大師,“我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,要做就要做好它”,這也許就是陳巧生對匠人精神的最好詮釋。
“40年匠人 一個“小銅匠”的堅持”由機電網(wǎng)整理發(fā)布,如需轉(zhuǎn)載,請注明文章來源,更多行業(yè)資訊,請點擊關(guān)注:機電行業(yè)